初夏时节,茶陵县委大院里草木茂盛、绿树成荫。5月4日上午,在支部书记唐丛悦同志带领下,海利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龚小波,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总会计师刘正安和集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赴茶陵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怀着敬仰赤诚之心,参观县委大院和工农兵政府旧址、感悟红色文化,现场聆听龚总经理专题党课,接受生动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砥砺奋进的决心和信心。
茶陵县委大院里,四栋两层苏式建筑风格的砖木办公楼,修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期间只经历过两次小整修,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没走一点样,古朴的院子,被称作“湘东最美办公楼”。正中央的主楼松柏环拥,面向国旗,屋檐下镶嵌着五颗红星,在主楼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栋翼楼,而最富传奇的当属大院深处那幢红色小楼。1965年5月21日,千里寻故地,重上井冈山的毛主席在这栋小楼的第25号房留宿了一个晚上。后来,当地将主席住过的房间设为陈列室,供游客参观。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解说员的带领下,集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慕名而来,信步走进了毛主席住室。房间里,只有一张两端高低不平的木板床,两把布沙发,一张油漆剥落的老式写字台。大家无不凝神静气,步履轻缓,仿佛在细细品读老人家的平凡与伟大……那一夜,酷爱读史的主席阅读《茶陵州志》,一直读到凌晨三点才睡去。他或许回忆起38年前在茶陵度过的那段峥嵘岁月,或许“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的创作灵感就源于这座杏叶飘飞的院子。
下午集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冒雨来到县城关镇前进村三角坪,走近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这是一座颇引人注目的建筑,青砖白墙灰瓦,圆柱方檩飞檐,古朴雅致,历久弥新。一行人慢慢走过头门、牌坊,走过大堂、二堂、三堂,经过廨舍、内宅,直到后花园。陈列的照片、展出的实物、一长排比真人还要大的将军头部雕像……静默地串连起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传奇。1927年11月28日,毛主席缔造的第一个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了。主席激励茶陵人民踏上了武装革命的征程,5万多茶陵人民血洒沙场,5300多英名被载入了历史丰碑,25名茶陵籍革命功臣被授予共和国将军军衔。血性的茶陵人,其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一面永远飘扬的红色旗帜,矗立在历史的风口浪尖。站在工农兵政府成立的画像前,隔着岁月的枪声,那震耳欲聋振奋人心的呼声还在隐约传来,仿佛那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激情岁月、那赤胆雄心满腔热血的青年战士们仍在我们旁边意气昂扬轰轰烈烈。参观完毕,在龚总经理的领誓下,集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面对用鲜血染成的党旗,以重温入党誓词的方式缅怀先烈,大家高举右拳,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理想信念,感受经久不息的心灵震撼。
龚总经理在现场给全体党员讲了一场特色、生动、精彩的党课。他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最美县委大院”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移动的“党校”,架起了干群之间连心的“桥梁”,也翻开了历史与现实之间传承的“字典”。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丢了。越是在利益诱惑较多、社会风气浮躁的情况下,越要让党的优良传统成为一面不倒的旗帜,越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清醒、牢记宗旨、坚定立场、明确方向,才能有施展能力和才华的机会和舞台。
他强调,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向导。纪念,是为了更好的出发。作为一个拥有900多名党员、3000多名干部职工的省属国有企业,如何在新常态下牢记主席“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殷切嘱托,实现集团公司做大做强做优目标,关键是要倍加珍惜机遇、提振发展自信、积极迎难而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切实加快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步伐。
他深情地说,今天是“五四青年节”,习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寄语广大青年,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集团公司广大团员青年,要始终保持理想、朝气和锐气,勇当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勇当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他要求,两横一竖是关键,集团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和集团公司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十九大开局之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关键之年实现关键之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与时间赛跑。要围绕公司“十三五”发展目标,聚焦“2+1”主业发展思路,切实树立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奋斗中释放激情、追逐理想,以担当诠释忠诚,以实干兑现誓言,为集团公司实现跨跃式发展添砖加瓦、建功立业。
责编:毛乐
来源:海利集团